C-TPAT 中美联合反恐审核介绍
C-TPAT基础知识介绍:
C-TPAT是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边境保护局(即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tection,简称“CBP”)在9·11事件发生后所倡议成立的与商界一起自发建立的自愿性计划, 2001年11月推出,并于2002年4月16日正式实行,在2006年末已经有9900多家公司申请参与,其中5500家已经认证。
C-TPAT全名为 “Customs-Trade Partnership Against Terrorism”,即「海关-商贸反恐贸易伙伴」。通过C-TPAT的安全建议,CBP希望能与相关业界合作建立供应链安全管理系统,以确保供应链从起点到终点的运输安全、安全讯息及货况的流通。
名词解释
SVI
SVIP
SVIP ID

C-TPAT标准:商业合作伙伴要求:
进口商必须有书面的、可核实的程序来选择商业伙伴,包括制造商、产品供应商和卖主。
安全程序:
对C-TPAT认证合格的商业伙伴(如承运商、港口、销售终端、经纪人、混载业者等),进口商须维持相应的文件(如C-TPAT证书,SVI编号等),标明这些商业伙伴是否经C-TPAT认证合格。对不符合C-TPAT认证的商业伙伴,进口商须要求他们通过书面/电子形式的确认(如合同承诺、高级管理人员签署的声称符合C-TPAT标准的信函、表明符合C-TPAT安全标准的书面声明,类似的由国外海关权威机构给予的WCO认可安全程序或通过提供一份完整的进口商安全问卷)来表明他们正在努力满足C-TPAT要求。以文件化的风险评估流程为基础,不符合C-TPAT认证的商业伙伴也应经受进口商的C-TPAT安全标准评估。
始发地:
进口商须确保商业伙伴推行的安全程序符合C-TPAT安全标准,以提高在始发地出货的完整性。应定期评估商业伙伴的安全流程和厂房设施,并要求其维持进口商提供的安全标准。
参与/认证外国海关机构供应链安全计划:
对那些已获得证书的且在供应链安全计划中一直由外国海关机构监管的现有的和有合作前景的商业伙伴,应要求出示他们的参与状态给进口商。
其他选择标准:
进口商应清楚标明内部要求如财务稳固、满足合同安全要求的能力、识别和纠正安全不符合事项所需要的能力等,并以内部管理小组决定的风险流程为基础对内部要求进行评估。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