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应急管理急管理是在应对突发时间的过程中,为了降低突发事件的危害,达到优化决策的目的,基于对突发事件的原因、过程及后果进行分析,有效集成各方面的相关资源,对突发事件进行有效预警、控制和处理的过程。 应急管理有如下要求: 1.应急准备有预案。 2.应急响应有程序。 3.应急救援有队伍。 4.应急联动有机制。 5.事后恢复有措施。 应急管理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风险及事故分析、预案编制、预测和预警,资源计划、组织、应急响应、资源调配,事件的后处理,以及应急制度规范、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等。 应急管理的作用有:1.通过对突发事件的早预警、早做准备,能够避免一些事件的发生,或者降低事件带来的危害性;2.通过加强应急管理,企业减少事故和控制事态的能力逐步强化;3.应急管理体现了企业对安全工作的重视,实现了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体现的是一种企业责任;4.应急管理体现的是企业的一种能力,是企业文化的体现。能够对生命、社会、公众、环境负责任的公司,必将通过企业的综合应急能力建设来实现企业的社会责任。 正制管理根据企业的特点,从应急需求分析、应急计划及审核、应急沟通、应急保护系统、能量控制、应急小组与演练、急救与医疗支持以及外部救援等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帮助企业梳理并量化评估其现有应急救援体系搭建的合理性与有效性,并提供咨询指导,确保企业为应急做好了准备。 应急准备与能力评估为应对突发事件,《新安全生产法》中要求企业建立应急救援组织或配备相应应急救援人员。良好的应急救援系统应包括应急救援预案、培训及演练、完整的救援组织机构、快速灵活响应能力等。 正制管理针对企业现有应急体系,开展应急准备与能力(JOIN-ERPAS)的评估,可针对不同方向及内容开展工作,结果可量化,如: 1)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评估; 2)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制度机制建设情况评估; 3)安全生产应急管理规划制定和实施情况评估; 4)应急预案的编制和管理情况评估; 5)应急队伍建设情况评估; 6)应急信息系统情况评估; 7)应急装备、物资配备、资金保障情况评估; 8)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宣传教育和培训演练情况评估; 9)事故风险预警、监测和管控情况评估; 10)应急管理其它情况评估。 应急救援体系建立由于自然灾害或人为原因,当事故或灾害不可避免的时候,有效地应急救援行动是唯一可以抵御事故或灾害蔓延并减缓危害后果的有力措施。因此,如果在事故或灾害发生前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制定周密的救援计划,而在事故发生时采取及时有效地应急救援行动,以及事故后的系统回顾和善后处理,可以拯救生命、保护财产、保护环境。 应急救援体系是事故应急处理的基础,是迅速控制事故的关键,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应急救援预案、应急保障、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制度等5部分内容: 1、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包括: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应急救援运行管理机构、应急救援队伍,各机构和人员职责权限必须明确,包括日常和事故两种状态。 2、应急救援预案是一个系统文件,内容丰富,且不应被搁臵,而是全员必须学习和遵守的安全规范,是员工自救互救的生命线;应急救援预案是动态的,需要不断修改完善。 3、应急保障是应急救援工作赖以展开的资源基础。它包括:通讯保障、应急救援物资保障、技术支持保障、人力资源保障、应急经费保障等。 4、应急培训和演练可以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应急素质,能够发现不足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预案,促进应急救援的高效运行。 5、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制度则是该体系运行的规范要求,包括业务管理、信息管理、预案管理、队伍管理、应急响应机制。 应急救援体系的5个方面必须有机的结合,高效、流畅、动态的运转,才能形成行之有效的应急救援体系,才能够在事故状态下迅速控制事故发展,将损失降到最低。 应急预案与模拟演练事故发生往往是一瞬间,后果却是极为严重的。那么,当事故已经发生,预防性措施已经不能起到足够的保护作用,如何在有效范围内尽量降低事故的危害,就要依靠减缓性措施,如应急预案等。 企业的应急预案,顾名思义就是生产企业或者非生产企业要求编制的,在《新安全生产法》(2014)中第五章中也有相关规定。一般适用于企业范围之内,根据企业的实际危险情况来进行编制的,一般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以及现场处置方案,其参考标准如《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2013)》等。 制定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控制事故事态的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那么,一份合格的应急预案需要具备以下特点。 1. 科学性。应急救援方案需要按照事故发生发展的规律来制定。 2.针对性。预案的编制必须针对具体的情况。像火灾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类型,它的应急救援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必须要针对生产过程当中的实际情况,结合企业以及不同大项活动、突发事件的实际情况来编制,才能保证它实用。 3.权威性。尤其是一些政府预案,更具有权威性。这种预案必须要有有关部门人员,以及一些有关的专家来进行编制,编制完成以后还要进行审核、评审,才能保证这个预案具有一定的权威性。 一份好的应急预案同时还需要考虑到以下问题:宣传与培训 无论是企业内应急预案或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都需要针对其受众,定期开展安全知识宣传与培训,加强安全意识,并且要让大家了解到事故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 应急功能设置 应急预案还需要相应的应急功能设置才能发挥相应的作用,如指挥和控制、警报、通信、人群疏散与安置、医疗、现场管制等。 演练与评估 应急预案需要定期开展演练,尤其是生产型企业,针对不同的应急预案,不光进行脚本演练,还应考虑多种形式结合的演练模式,做到举一反三。而针对应急预案及应急能力也应该开展定期评估,考核其是否切实有效。 正制管理提供的关于应急预案与演练方面的工作表
|